您所在位置:首页 » IPO发审节奏生变?最新显现四类变化
深交所2025年第二期发行上市审核动态于近日下发,除发审端审核效率提速显现新变化外,本期现场督导案例既凸显监管审核理念的新维度,也是年内首次披露创业板定位典型案例。
据深交所最新一期发审动态显示,上半年共受理32家IPO,终止审核27家IPO,26家公司完成发行上市。对比今年深交所两期上市审核动态,市场呈现出鲜明的阶段性特征。
一是在受理端。一季度以再融资申请为主,而二季度申请则转为IPO主导。数据显示,二季度共受理31家IPO、20家再融资及19家重大资产重组,较一季度分别增长30家、2家、18家,IPO成为二季度受理端的主力。
二是终止端的格局同样发生扭转。一季度IPO撤否案例较多,而二季度则以再融资终止为主,其中IPO终止减少11家,再融资终止增加23家,重大资产重组终止增加2家。
三是IPO通过率领先。尽管一季与二季度在报会注册及注册生效数量上均以再融资为最多,但二季度上会审议中, IPO通过率领先,共计6家通过。
四是问询环节缩短。IPO市场动态引发关注的是,无论从受理端或是上会审议审批效率来看都保持高态势。在二季度受理31家IPO中,6月单月就占据28家,且目前均已进入问询环节,耗时9-21天不等,多数为14天。其中,创业板IPO南网数字(招商证券保荐)与大普微(国泰海通证券保荐)进度最快,成为问询环节耗时最短的案例。6月IPO受理与问询环节呈现集中推进的繁忙态势。
除上述市场动态外,深交所二季度督导案例及创业板定位典型案例,也为市场各方提供了重要参考,进一步明确了审核标准与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