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首页 » 国家级试点+1!长虹入选国家级可信数据空间试点名单
正如全国人大代表、长虹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柳江在2025年两会提案中指出,可信数据空间应用落地需权威机构牵头、多方参与构建技术标准体系,统一规范与路线,以破除壁垒,让数据成为可用生产资料。
对此,围绕企业上下游、前后端和内外部数据流通利用过程中,长虹企业可信数据空间试点项目依托国家级“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以“1+4+N”为总体框架,建立1个数据流通利用服务枢纽、4 个数据基础能力模块,包括多模态数据治理平台、数据产品综合开发平台、AI 应用服务中台、数据安全管理平台,覆盖数据“供得出、流得动、用得好、保安全”核心目标,以及N个高价值产业化应用场景,解决企业“不愿供、不敢通、不会用”等核心问题。此外,以“业务场景驱动、数据产品开放、生态协作共赢”为核心,长虹构建起企业可信数据空间运营体系,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知识产权中心、深圳数据交易所、绵阳科技城科技服务公司、四川九洲软件、上海松应科技等合作伙伴,重点突破跨企业前后端制造协同、供应链金融与风控、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应用等典型场景的规模化应用示范,同时积累并发布数据产品,形成高价值数据资产,通过接入数据要素市场放大生态协作实现共赢。
以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化应用落地为例,在此过程中,涉及大量的数据采集、标注、转换、训练和推理等工作,规模化应用场景下需要供数方、用数方和服务方等多方紧密高效协作。此时,可信数据空间可提供安全可信的数据流通利用基础设施,以及连通“采标存训推”全过程一体化的数据集成开发环境,再结合长虹 AI 应用服务中台所具备的企业级知识库、智能体应用、AI 模型调度及AI安全管控等能力,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应用落地提供一套多方协同高效、数据产权可控的系统解决方案,从而加速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和机器人产业孵化,同时积累企业数据资产。
长虹相关负责人表示,“智能制造供应链协同可信数据空间”项目不仅能强化企业自身及上下游的供应链安全韧性,还能提升数据驱动的供应链协同创新能力,为工业制造等相关行业的数据资源规模化流通利用探索新模式新路径,提供可复制推广的经验,支撑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建设,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