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8-25 2025
- 记者手记/对话海关关长 畅谈AI时代机遇与挑战 图:香港海关关长陈子达(中)与“2025范长江行动香港传媒学子浙江行”采访团学子亲切交流。 今次暑假参加“2025范长江行动香港传媒学子浙江行”,我们还特别收获了随团采访香港海关组织的考察团活动的机会。这是我们第一次以学生记者的身份,与香港海关关长面对面专访。大家心情既兴奋,亦免不了有些紧张。 然而,真正开始对话时,关长的亲和让我们很快放松下来。他耐心专注地回应每一个问题,语气平和而真诚。访谈结束时,他不仅爽快答应合照,还停下脚 查看详情
- 08-25 2025
- 坚守初心/杭企敢于创新“红船精神”当代实践 图:香港学子走进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认真观看历史文物。\大公报实习记者戴文敏摄 智能仿生手、人形机械人、红色历史遗址……短短数日的行程,就将未来科技的前沿脉动与百年前的烽火记忆,浓缩在同一段旅程之中。 “2025范长江行动香港传媒学子浙江行”采访团走访多家杭州科技企业,参与的香港大学一年级学生戴文诺表示,参访阿里巴巴、游戏科学及宇树科技等企业,“除了了解企业在科研道路上的奋斗故事,更感受到他们在面对未知挑战和困难 查看详情
- 08-25 2025
- 首次以新番号亮相 九三阅兵仪仗方队打头阵 图: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举办在即。图为日前参阅队员在位于北京的阅兵集训点进行训练。\中新社 8月23日17时至8月24日5时,北京天安门地区举行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第三次综合演练。为配合活动安排,天安门广场9月1日至3日暂停开放,故宫博物院8月31日至9月4日临时闭馆。 在9月3日阅兵式上,作为分列式上第一个出场的徒步方队,仪仗方队将首次以“仪仗司礼大队”的全新番号在天安门广场亮相。 查看详情
- 08-25 2025
- 千人乐团/军乐团新作品 突出装备科技感 图:12日,联合军乐团在北京的阅兵集训点进行训练。\新华社 在九三阅兵式上即将亮相的千人联合军乐团,由解放军仪仗司礼大队和其他部队抽调军乐骨干组成,是整个阅兵式上最庞大的方阵,礼号、圆号、单簧管,军鼓、萨克斯,11个声部,15种乐器,届时将会有无数音符响起,独特而和谐。 “我们日常每天6点10分,开始进行为期一小时的军姿训练,也会着重进行军姿持乐器训练,以及军姿持乐器演奏训练,以达到站3个小时不倒,吹3个小时不错。”联合军乐团的周磊说。 今年军乐团创作 查看详情
- 08-25 2025
- 千锤百炼/礼炮手日练千次 做到盲取盲送 图:礼炮队员们日均进行千次训练。 整齐划一的炮声,响彻云霄,看似简单的动作其实是经过了日复一日千锤百炼。 每一门炮由3名炮手负责,三名炮手采用5步就炮,跪姿同时上前。虽然只有五步,队员们平均每天的训练距离能达到5公里。 三名炮手的分工各不相同:三炮手负责从弹架取弹并将重达7斤的礼炮弹交给二炮手。由于二炮手需要回身用单手接弹,这一动作增大了弹药平稳交接的难度,因此对二炮手的动作精准度和发力控制都提出了极高要求。接过礼炮弹,二炮手在听到指令后,需要在1秒钟内将炮弹精准推入几乎严丝 查看详情
- 08-25 2025
- 抗战胜利80周年 重走大公报抗战路/循大公报战地记者足迹 寻远征军壮烈抗战故事 图:位于云南腾冲的国殇墓园里,整齐排列着3346座墓碑,安葬着中国远征军将士和19名盟军官兵。/大公报记者谭旻煦摄 “八莫战役中,敌我伤亡比例是十比一,莫茂克战役中,我伤亡官长两人,士兵六人。在八莫近郊的战役中,我阵亡的军官有连长倪希你,排长杨爱民、董玉坤、范守勤、王述禹、潘金石。”这是一段摘自一九四四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大公报战地记者吕德润发自八莫、原载一九四四年十二月七日《大公报》的报道内容。当年,吕德润被称为“中国远征军真正的前锋&rd 查看详情
- 08-25 2025
- 话你知/中国远征军 图:中国远征军在缅甸密支那同日军作战资料照片。/新华社 中国远征军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入缅对日作战部队,亦称“中国赴缅远征军”“中国援缅远征军”。1941年12月根据《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编成,远征军受盟军中国战区参谋长史迪威中将和罗卓英司令长官指挥。该军由第5、第6、第66军编成,计9个师10万余人。 1942年3月,远征军入缅发起滇缅路作战。失利后大部分退回云南。1943年4月,重建远征军司令长官部,后称滇西远征军,一部撤 查看详情
- 08-25 2025
- 铭记历史/腾冲国殇墓园 雨丝无声祭英魂 图:腾冲国殇墓园内的中国远征军名录墙。/大公报记者谭旻煦摄 7、8月的腾冲,被连绵雨季笼罩。细密的雨丝斜斜飘落,打湿了青石板路,也模糊了远处的山峦轮廓。大公报记者踏着湿润的泥土走进腾冲国殇墓园,空气中弥漫着雨水与草木混合的清冽气息。 这座静卧在来凤山北麓的墓园,在小雨中更显肃穆庄严。雨珠顺着忠烈祠的飞簷滴落,发出清脆的声响,仿佛在低声诉说着那段烽火岁月。墓碑上的字迹被雨水冲刷得愈发清晰,每一座石碑都在雨幕中静静矗立,等待着来人读懂背后的壮烈故事。滇西抗战纪念馆宣教部主任寸波艳 查看详情
- 08-25 2025
- 特稿/《大公报》记者吕德润 搭轰炸机直击缅北战况 图:1986年5月,吕德润(左)与中缅印战区美军总司令史迪威将军女儿史文迪(中)在宋庆龄故居合影。 抗日战争期间,时年25岁的《大公报》记者吕德润被派驻缅北战场一年零三个月,这位中国远征军“真正的前锋”,撰写大量生动独家通讯,将遥远战役推近到国人眼前。 吕德润1918年生于河北晋县,1943年毕业于复旦大学,1944年春至1945年秋任重庆《大公报》驻印度、缅甸特派战地记者,随中国远征军征战印缅。1945年回国后历任天津、上海、香港等地《大公报》特派记 查看详情
- 08-25 2025
- 渗透大陆港澳网络 台湾“资通电军”网攻平台被查获 据中通社报道:国家安全机关近来顺藤摸瓜,查获台湾地区“资通电军”在用的数十个网攻平台,将采取惩治措施,依法终身追责。 据央视新闻报道,台“资通电军”近年来伪装成多个黑客组织,通过漏洞扫描、密码爆破、钓鱼邮件攻击等初级网攻手法,试图窃取大陆地区的敏感数据和重要情报信息,性质极其恶劣。 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高级工程师杜振华表示,“资通电军”是2017年台湾民进党当局成立的所谓“第四兵种&rd 查看详情


新闻中心
全国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