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7-17 2025
- 支持上市公司“强身健体” 增强资本市场韧性活力 上市公司是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资本市场的基石。5月7日,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优化监管安排,帮助受影响企业应对美加征关税的冲击。同时,支持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转型升级,促进上市公司围绕产业逻辑“强身健体”,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和风险抵御能力。 业内人士认为,一方面,上市公司作为资本市场的核心主体,其平稳经营能够缓解市场对关税因素的担忧,降低市场波动;另一方面,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能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抗风险能力,在经贸环境不 查看详情
- 07-17 2025
- 资本与技术的“双向奔赴”:耐心资本驱动中国AI产业全链条突围 从私募股权创投基金到公募基金,从算法突破到芯片攻坚,一场以耐心资本为引擎、全产业链协同的创新共振,正推动中国人工智能(AI)产业在模型、算力、应用三大战场全面突围。 上海证券报记者近日走访广东、上海、浙江等地AI企业及投资机构发现,中国AI产业正在上演一场资本与技术的“双向奔赴”——在“莫拉维克悖论”的破局时刻,资本耐心陪伴企业跨越“死亡之谷”,企业则以颠覆性创新快速发展。 技术与 查看详情
- 07-17 2025
- “两创板”引领全面深改 资本市场包容性增强 随着近期科创板、创业板一系列改革举措的落地,资本市场以“两创板”改革为抓手,聚焦支持科技创新,推进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的态势愈发明显。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认为,本轮“两创板”改革直击科技企业“轻资产、长周期、高风险”痛点,旨在通过深化改革提升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的包容性和适应性,具有深远战略意义。 “从近年国内外实践看,无论是大而强的科技巨头,还是小而美的科创新秀,都离不开资本市场 查看详情
- 07-17 2025
- “汉堡”“钢笔”竟是货币 赴港投保下的非法换汇暗流 2024年香港保险市场迎来历史性爆发,根据香港保监局数据,2024年香港保险业新造保费为2198亿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807亿元增长21.4%,首破2000亿并创历史新高。 其中内地访客赴港投保全年贡献总保费628亿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590亿元增长6.5%,占全港保费比重为28.6%。 但在内地居民赴港投保趋势之下,有不法分子打着销售境外保险的幌子,帮个人或企业非法换汇。 近日,无锡市江阴检察院公布一起涉案金额4亿余元的非法买卖外汇案件。一群高学历、高收入的保险团 查看详情
- 07-17 2025
- 银行及理财子公司加大“揽客”力度 多维度升级现金管理类产品 近期,在存款利率下行、市场资金争夺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多家银行及旗下理财子公司将目光聚焦于现金管理类产品,通过收益优化、渠道拓展、持仓限制调整等多维度升级吸引客户,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受访专家表示,此次系列调整的核心在于增强产品吸引力,进而更有力地抢占稳健理财市场份额。展望未来,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有望持续创新、优化。不过,投资者仍应留意相关风险。 具体来看,在收益竞争力提升方面,多家机构通过调整投资组合、引入优质底层资产等方式优化收益表现。例如,广发银行在官网发文称,将升级旗下 查看详情
- 07-17 2025
- 1494家A股公司已披露中报预告 417家预计净利润增幅上限超100% 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15日,A股市场共有1494家上市公司发布了2025年中期业绩预告。从预计实现净利润规模来看,有5家公司预计上半年实现净利润超100亿元(按预告上限计算,下同)。 从预计净利润变动幅度上限来看,上述1494家上市公司中,有417家公司预计报告期内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幅度上限超过100%。 具体来看,在上述预计上半年净利润超过100亿元的5家公司中,有4家预计报告期内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其中,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预计的净利润增幅上限最高,为9 查看详情
- 07-17 2025
- 4.4万亿元ETF助力基金高质量发展 单日售罄的首批10只科创债ETF在7月17日集体上市,最终合计募集289.88亿元。 2025年国内ETF发展已迈入快车道,ETF总规模于近期突破4.4万亿元,年内多次刷新历史新高。值得一提的是,截止7月14日,年内新发ETF数量和规模均超去年全年。 南方基金指数投资部表示,指数化投资的发展有望结构性重塑A股市场的定价逻辑。从市场流动性维度来看,指数型基金的被动跟踪属性或强化成份股的流动性溢价,纳入主流指数的个股因资金被动配置需求增加,估值中枢可能系统性抬升。 “ 查看详情
- 07-17 2025
- 优化选拔机制 量化私募打响人才抢夺战 人才作为量化私募发展的重要引擎,在当前竞争加剧的背景下,重要性更加凸显。《证券日报》记者梳理发现,年内量化私募对于人才的抢夺十分激烈,除了此前的以高薪吸引外,如今更是祭出了“大咖‘一对一’带教”等新举措,在此基础上,量化私募对人才的国际化要求正日益提高。 多位量化私募人士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量化私募人才选拔此前更注重理工背景及综合能力,通常采用高薪和股权激励方式吸引人才。现阶段,量化私募则更加重视对人才的长期培养,多家机构更是优化选拔机制,建立“一对一”人才培养计划等方式,旨在留住最优秀的人才。 查看详情
- 07-17 2025
- 经营贷接棒降价 银行利率战升级 距离消费贷“利率战”戛然而止仅百余天后,经营贷接过降价的“接力棒”。7月14日,北京商报记者调查发现,近期包括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及城商行等各类型银行密集发力经营贷市场,年化利率普遍降至3%左右,部分抵押类经营贷甚至能申请到“2”字开头的利率。 在银行业净息差持续承压、信贷需求亟待提振的关键节点,利率价格战再度引发市场关注,商业银行应如何在规模扩张、风险防控与长期盈利间找到平衡;如何让经营贷摆脱“价格战”的泥潭,真正回归服务小微企业、支持实体经济的本源,已成为当前银行业亟待破解的命题。 查看详情
- 07-17 2025
- 监管推动建立保险销售资质分级管理 专家:长期利好行业健康发展 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以下简称“金融监管总局”)发布了《金融机构产品适当性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明确金融机构销售保险产品应综合考虑产品类型等因素,对保险产品进行分类分级,并加强对销售人员、销售行为、销售渠道的管理,建立保险销售资质分级管理体系。《办法》自2026年2月1日起施行。 查看详情